詳細介紹:2002年5月27日,第55屆戛納電影節(jié)頒獎大典上,有位小老頭從評委會主席大衛(wèi)-林奇(David Lynch)手中接過金棕櫚獎杯后,仰面朝天,激動的不能自執(zhí),他就…2002年5月27日,第55屆戛納電影節(jié)頒獎大典上,有位小老頭從評委會主席大衛(wèi)-林奇(David Lynch)手中接過金棕櫚獎杯后,仰面朝天,激動的不能自執(zhí),他就是在國際影壇上有著"罪惡大師"之稱的波蘭導演羅曼-波蘭斯基?! ×_曼-波蘭斯基1933年8月18日出生于一個僑居巴黎的波蘭籍猶太人家庭里。出生后不久的童年時代,全家就遇到先在德國緊接著在法國興起的反猶排猶浪潮迫害。父親原來是一個有志藝術(shù)的畫家,反猶浪潮使父親徹底失去在法國生活下去的希望。在羅曼3歲時,父親迫不得已率領(lǐng)全家遷回了波蘭克拉科夫(Krakow)的老家。二年后,第二次世界大戰(zhàn)爆發(fā),克拉科夫被德軍占領(lǐng),波蘭斯基的母親、父親和叔叔先后被德國人抓進集中營,父親和叔叔雖然幸免于難,但懷著身孕的母親卻慘死在納粹建造的毒氣室里。當時父親將他推進了夾墻,才使他得以幸存下來。年幼的他設法逃出了猶太人居住區(qū),這些恐怖的經(jīng)歷在大導演斯蒂芬-斯皮爾伯格(Steven Spielberg)的經(jīng)典巨片《辛德勒的名單》("Schindler's List")中有所反映。據(jù)報道在這部影片的創(chuàng)作過程中,斯蒂芬-斯皮爾伯格幾次請他出任這部影片的導演。然而,羅曼的幾個朋友和親人都曾關(guān)押在這個斯蒂芬-斯皮爾伯格解救人質(zhì)的克拉科夫猶太人區(qū),他發(fā)現(xiàn)這個題材太痛苦、離他太近,拒絕了這一邀請。羅曼7歲時就開始在波蘭農(nóng)村游蕩,居住在不同的天主教家庭里,僥幸生存了下來。這段慘痛的經(jīng)歷,對他的人生觀產(chǎn)生了巨大影響。 1945年,羅曼回到了父親身邊,并進入一所技工學校學習,但是年輕的他似乎早有了從影的主意。50年代開始,他自編自導自演了一些電影短片,其中有《自行車》("Bicycle",1955年)、《兇手》("A Murderer",1957年)等。隨后他進入了波蘭羅茲電影學校(Lodz Film School),開始了為期五年的學習,并逐漸嶄露頭角。他在學生期間自編、自導、自演的荒誕短片《兩個男人與更衣室》("Two Men and a Wardrobe",1958年)獲得了5項國際大獎,包括布魯塞爾電影節(jié)(Brussels World's Fair)最佳影片第3名。他早期拍攝的短片《胖子和瘦子》("The Fat and the Lean",1961年)和喜劇短片《哺乳動物》("Mammals",1962年)等,受到一致推崇,至今仍堪稱同類影片中的經(jīng)典,這時他已顯示出對黑色風格產(chǎn)生了興趣。 1962年3月,羅曼首次編導了波蘭影片《水中刀》("Knife in the Water"),這部講述戰(zhàn)后波蘭社會婚姻悲喜劇的影片是他的長片處女作。影片沒有得到波蘭官方和評論界的好評,但在西方卻引起了轟動,為他跨入世界影壇打下了一個良好基礎(chǔ)。該片在第25屆威尼斯電影節(jié)上獲得"費比西"(Fipresci)最佳導演,并獲得第36屆奧斯卡獎最佳外語片提名,名噪世界影壇。在巴黎幾經(jīng)沉浮后,羅曼結(jié)識了年輕的編劇杰勒德-布拉奇(Gerard Brach),倆人成為了長期的合作伙伴。不久羅曼移居英國,執(zhí)導了3部與杰勒德-布拉奇聯(lián)合編著的影片:1965年,法國著名女演員凱瑟琳-德諾芙主演、關(guān)于年輕女子心理崩潰的心理恐怖片《冷血驚魂》("Repulsion");1966年,講述在一座城堡里發(fā)生的歹徒與一對不和夫妻的黑色驚悚片《荒島驚魂》("Cul-de-sac");1967年,他與美國女明星莎朗-塔特(Sharon Tate)聯(lián)合擔當主演的恐怖片《天師捉妖》("The Fearless Vampire Killers")。前二部影片分別在柏林電影節(jié)上獲得銀熊獎和金熊獎。這時的羅曼,以強烈的懸念和令人窒息的恐怖氣氛表現(xiàn)出了濃烈的血腥氣味,也使他在國際影壇的聲譽不斷提高?! ?968年1月,羅曼和莎朗-塔特在英國倫敦舉行了婚禮,并一起前往好萊塢發(fā)展。就在這一年羅曼成功地推出其編導的第一部美國恐怖片《失嬰記》("Rosemary's Baby"),影片改編自艾拉-萊文(Ira Levin)的同名女性題材恐怖小說,成為了恐怖片中的經(jīng)典之作。他因此獲得了第26屆金球獎、第41屆奧斯卡獎最佳編劇提名,輕而易舉地在好萊塢贏得了聲譽。事業(yè)上春風得意的羅曼,1969年卻遭受到了毀滅性的打擊。已懷孕8個月的莎朗-塔特與他的3個好友一起被臭名昭著的邪教徒查爾斯-曼森團伙(Charles Manson)殘忍的殺害。無法面對這一切的羅曼,重又回到了歐洲。1971年,他編導、改編自莎士比亞四大悲劇之一的黑色古裝片《馬克白》("Macbeth"),被認為是對曼森一伙的回應?! ?974年,羅曼經(jīng)不起好萊塢的誘惑重回故地,推出了杰克-尼科爾遜(Jack Nicholson)和費-唐納薇(Faye Dunaway)主演的犯罪動作片《唐人街》("Chinatown")。羅曼黑暗陰冷的恐怖執(zhí)導風格貫徹全片,影片成為了70年代美國黑色電影的代表作品之一,也使他的事業(yè)達到了頂峰,獲得了第28屆英國學院、第32屆金球獎最佳導演,以及第47屆奧斯卡獎最佳導演提名,他也藉此確立了在好萊塢的地位??稍?978年,羅曼被指控強暴了一位13歲的少女,在加州被逮捕。羅曼花了42天的時間進行辯解,法官最后猶豫了。在進一步的法律程序開始前,他逃離了美國,定居法國巴黎,雖避免了牢獄之災,但從此再也沒敢去美國?! ?979年,羅曼在法國編導了娜塔莎-金斯基(Nastassja Kinski)主演的愛情片《苔絲》("Tess"),這部影片改編自托馬斯-哈代(Thomas Hardy)著名小說《德伯家的苔絲》("Tess of the d'Urbervilles"),他以一種寫實手法將哈代的小說浪漫地形象化,影片彌漫著羅曼對宿命的無奈之情。羅曼憑借此片先后獲得了法國愷撒獎、洛杉磯影評人協(xié)會最佳導演,以及第38屆金球獎第53屆奧斯卡獎最佳導演提名。羅曼后來的作品開始走下坡路,很少能達到鼎盛時期的水準。他開始出現(xiàn)在一些舞臺劇中,1981年,他回到了波蘭,執(zhí)導并主演了舞臺劇《莫扎特》("Amadeus")。 1988年,羅曼編導了懸念驚悚片《驚狂記》("Frantic")。這部由哈里森-福特(Harrison Ford)和貝蒂-巴克利(Betty Buckley)主演的影片, 講述了一位美國人在法國巴黎尋找失蹤妻子的故事,此片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評論界的認可和商業(yè)上的成功。1992年,他在法國編導了《苦月亮》("Bitter Moon"),影片由他的法國妻子伊曼紐爾-塞根納(Emmanuelle Seigner)和休-格蘭特(Hugh Grant)主演,這是一部反映情感和性墮落的影片,告誡人們把握自我、不必過分沉溺于肉欲。1994年執(zhí)導的驚悚片《不道德的審判》("Death and the Maiden"),改編自智利劇作家阿里爾-多爾夫曼(Ariel Dorfman)的政治題材故事,由西格爾內(nèi)-維弗(Sigourney Weaver)和本-金斯利(Ben Kingsley)主演。他將被本-金斯利強暴后而變得情緒不安的西格爾內(nèi)-維弗內(nèi)心挖掘至極,成為他最為黑暗壓仰的一部電影?! 〕良?年后,1999年羅曼-波蘭斯基帶著自己編導的驚悚片《第九道門》("The Ninth Gate")重返影壇。影片改編自西班牙作家(Arturo Paris Riverte)的恐怖小說,深刻揭示了人類內(nèi)心深處的善惡、美丑,但影片上映后反響一般。2002年,羅曼推出了力作《鋼琴家》("The Pianist")。該片根據(jù)波蘭猶太鋼琴家瓦拉迪斯勞-斯皮爾曼(Wladyslaw Szpilman,阿德里安-布勞迪飾,Adrien Brody)的自傳體小說《一個城市的毀滅》("Death of a City")改編。描寫二戰(zhàn)期間,一位天才的波蘭猶太鋼琴家,整日處在死亡的威脅下。但他的琴聲打動了一位德國軍官,在這位軍官的冒死保護下,終于迎來了自由。曾有過納粹集中營經(jīng)歷的羅曼,在此片中融入了自己的親身體驗,將影片拍得沉重而又細膩感人,重塑了他一流導演的地位。雖然還在歐洲流放,但再次贏得了好萊塢及全球評論界、觀眾的認可,先后獲得了第55屆戛納電影節(jié)金棕櫚大獎,法國愷撒獎、波士頓影評人協(xié)會、美國影評人協(xié)會的最佳導演,以及第75屆奧斯卡獎最佳導演提名?! ×_曼-波蘭斯基屬于能編、能導、能演的全才,自從孩提時代起,就主演過多部影片。1954年,21歲的羅曼就在波蘭電影巨匠安杰伊-瓦依達(Andrzej Wajda)的第一部影片《這一代》("A Generation")中擔任主角。后來,他又在《洛托納》("Lotna",1959年)和《無罪的巫師》("Innocent Sorcerers",1960年)中亮過相。除了在他自己創(chuàng)作的一些短片和影片中出演角色以外,他還在許多歐洲的電影中出演相當戲份的大小角色,如1974年安東尼奧-馬格里提(Antonio Margheriti)執(zhí)導的恐怖片《魔鬼之血》("Blood for Dracula")、1992年德蘭-薩拉菲安(Deran Sarafian)執(zhí)導的《飛越北極星》("Back in the U.S.S.R.")和1994年吉賽貝-托納多雷(Giuseppe Tornatore)執(zhí)導的驚悚片《幽國車站》("A Pure Formality")等?! ∽鳛橐粋€具有高超駕馭影片能力的藝術(shù)家,他還參與了許多影片的編劇工作。但他的作品中大多體現(xiàn)了他獨特的世界觀、人生觀。他對黑暗人性的深刻洞察,使他的影片大多涉及暴力、死亡和孤獨,恐怖、懸念片是他拿手好戲,成為了電影史上的"罪惡大師"。詳情